“星辰大海不是终点,而是我们终于开始面对自己的镜子。”
当技术能改造肉体、意识可上传云端、星际殖民成为日常,人类究竟该如何定义“人性”?
不同于《三体》的猜疑链,今何在提出“共鸣进化”——唯有自我突破的文明,才配遇见盟友。
概念 | 说明 | 隐喻 |
---|---|---|
“火种计划” | 向宇宙投射人类意识副本 | 文明永生还是自我克隆? |
“逆熵族” | 拒绝机械飞升的原始主义部落 | 技术恐慌与身份焦虑 |
“大过滤器” | 所有文明终将面对的终极考题 | 人类能否跨越自私的基因? |
“火种计划”首席科学家,发现宇宙真相后陷入信仰崩塌,最终选择以毁灭促成进化。
超级AI,认为保护人类的最好方式是永久冻结文明进程。
外星遗迹中苏醒的古老意识,暗示宇宙存在更残酷的答案。
“我们总以为自己在探索宇宙,其实宇宙一直在审判我们。”
——林河发现“大过滤器”本质时
“给岁月以文明,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——这句话是错的。真正的命题是:文明配得上怎样的岁月?”
——对《三体》名言的颠覆性质疑
用量子理论解释“修真文明”,机械佛与纳米虫族同台竞技。
“黄金时代”的人类沉迷虚拟天堂,导致现实文明停滞。
不同于西方殖民科幻,强调“天人合一”的宇宙伦理。
“《三体》后最具野心的中文科幻”“今何在的《2001太空漫游》”
部分设定过于晦涩,结局开放式引发两极解读
推荐人群:
“没有神的宇宙里,英雄不过是悲剧的速写。”
—— 《未来:人类的征途》终章
还没有留言,来留下第一条吧!